青山環繞,田園似錦,連片的水田上,一朵朵海菜花悄然開放,菜農們正忙著收海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的美麗村莊圖景。
洱源縣地處洱海源頭,在洱海流域的維護治理中占有著重要的方位。跟著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作業的深入推進,調整農業栽培結構、培養綠色工業,成為洱源縣開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洱源縣結合實際,安身資源稟賦,深入推進洱海維護治理和流域農業綠色轉型晉級,通過調優種類、調大規模、調高效益,積極探索特色工業開展新形式,拓寬綠色農業開展新空間。
在右所鎮松曲村海菜栽培基地,菜農李國燦剛剛采收完自家水田裏的海菜花,又忙著招待工人栽種新一茬海菜。「這一批海菜苗種下去,不需要上肥、打藥,20多天後就能夠采收。我們家一共種了40多畝,每畝能夠收獲近2噸,效益非常可觀。」李國燦說,海菜栽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水清則花盛、水汙則花敗,是當之無愧的「環保菜」,也是大理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時令菜。
「海菜易栽培、投資小、見效快,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右所鎮三江源水產種類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克勝介紹,依托良好的氣候條件、便利的交通和豐厚的水資源,右所鎮積極探索「以濕養濕」形式,從改田整地、田間管理、技術培訓等方面入手,不斷激發農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地製宜開展海菜規模化栽培,取代大蒜等傳統「大肥洪流」作物,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同時,充分發揮黨員演示帶頭作用,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推進生態海菜栽培演示基地建設,引導更多農戶加入海菜栽培的隊伍,不斷強大特色工業。
通過多年開展,洱源縣人工栽培海菜成為了洱海流域水質維護與農業綠色協調開展的生動實踐。小小的海菜花成了助力村莊復興的「致富菜」,也讓當地鄉民有了更多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據楊克勝介紹,合作社208畝生態海菜栽培演示基地每年用工量近5000人次,務工工資支出近60萬元。
如今,右所鎮還通過電商直播,不斷打響特色工業品牌,助力海菜走向「群眾餐桌」。松曲村的海菜除了銷往省內各地,還被運往上海、杭州等地,受到顧客廣泛好評。截至目前,右所鎮松曲村已連片栽培海菜1500多畝,年產值達1800多萬元。